照片:![]() 冯秀元、冉向芝夫妇年近八旬,体弱多病,家住黔江区阿蓬江镇细水村5组,老俩口是地地道道的农民。 41年前,冯秀元和冉向芝夫妇的小女儿冯桂英出生,给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一份惊喜,然而随着女儿的逐渐长大,到两岁时发现小女儿不但脑瘫、智障而且聋哑。当这个不幸的事实摆在冯秀元夫妇面前时,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,决心无论生活怎样的艰辛也要照顾好小女儿。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需要寸步不离,像对待婴儿般的精心呵护,冯秀元、冉向芝夫妇两位年近90岁的老人已经陪伴冯桂英走过了她人生的第41个年头。 近日,黔江区阿蓬江镇细水村5组的一座农家小院内,87岁的冉向芝正在给41岁的脑瘫聋哑女儿冯桂英梳头,慈祥的目光、轻柔的动作,诠释着母爱的含义。41年来,冯秀元、冉向芝夫妇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重度残疾的女儿,仍旧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。 冯秀元夫妇生活在风景优美的神龟峡畔,勤劳、善良的两口子先后生育了5男2女。1973年6月,冉向芝生下幺女。中年再添千金的两口子心里自然十分高兴,当天就给女儿取名冯桂英,希望孩子长大后像巾帼英雄穆桂英那样有出息。 冯秀元夫妻俩把幺女抚养到两岁时,他俩的精神支柱几乎被严酷的事实击碎了。因为幺女不仅脑瘫、智障、聋哑,而且步履蹒跚不能正常行走,生活不能自理。 事实已经这样了,就得勇于面对。冯秀元夫妻俩逐渐从苦恼、彷徨的心绪中走了出来,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幺女。 生产队时期,广大社员都是靠挣工分吃饭。为了养家糊口,幺女刚满月,冉向芝就背着她下地干活。干活时她就把装着孩子的小背篼放在附近,适当的时候就给孩子喂奶。 收工回家后,冉向芝不仅要煮饭、喂猪,还要给孩子换洗衣服、尿布,哄孩子睡觉,常常熬到半夜三更才得睡个囫囵觉。天才麻麻亮就起床煮早饭,以便吃了按时出工干活。 冯秀元除按时出工外,利用早晚在山上挖些药材卖到供销社贴补家用,一家人省吃俭用,但治疗孩子伤风感冒等常见病的药品从来没缺过。 除了大儿子和幺女未婚外,其他子女早已成家立业,大儿子也分家另起炉灶。在这种情况下,冯秀元老两口除了耕种好承包地、照顾好自己外,悉心照顾好幺女成为主要任务。 由于严重智力障碍,逐渐长大的冯桂英除了仅能端碗吃饭外,许多事情都不会做,比如梳头发、扎辫子、洗澡等一类事情都需要母亲帮忙才能完成。不管农活怎么繁忙,冉向芝都会让幺女穿得干干净净的,不让她冻着饿着。 分别85岁、87岁的冯秀元老两口尽管患有风湿病、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,连走路都气喘吁吁的,但为了照顾好幺女,他们依然披星戴月地忙碌着。今年,他们种了1亩包谷,栽了1亩红苕,猪圈里还喂了一头肥猪。 冯秀元夫妻俩和幺女的遭遇牵动着镇、村领导的心。十多年前,镇政府就给冯桂英申办了低保,2012年初,年事已高、体弱多病的冯秀元老两口也享受了低保待遇。现在,老两口每月领的社会保险养老金和3个人的低保金加在一起有800多元。每逢春节,镇里还会给冯秀元家送去大米、食用油等一类慰问品。 “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,使我老弱病残的一家3口人衣食无忧。”冯秀元说,“只要我两口子健在一天,就会把幺女照顾好。” 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